尿毒素,腎功能

 

每年做健康檢查時,如果看到肌酸酐(Creatinine)或腎絲球過濾率(eGFR)都在「正常範圍」內,許多人會認為腎臟沒問題。但事實上,慢性腎臟病往往是悄悄發展、毫無症狀的沉默殺手。根據世界腎臟日(World Kidney Day)官網指出:
「慢性腎臟病是一個沉默的殺手,通常要到晚期才會出現症狀。」【1
這代表:腎指數正常,不代表就完全沒有問題。

 

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所屬的 MedlinePlus 資訊平台指出,即使肌酸酐與 eGFR 指數在正常範圍內,仍可能存在腎臟功能問題【2】。特別是對於糖尿病、高血壓等高風險族群,應進行定期監測。

 

 

 

什麼是尿毒素?它和腎臟健康有什麼關係?

 

尿毒素,腎損傷 

 

「尿毒素」泛指體內代謝後產生、原本應該由腎臟排出體外的廢棄物。當腎功能開始下降,這些毒素就會逐漸在體內累積,例如:

 

  • 硫酸吲哚酚(Indoxyl Sulfate)
  • 對甲酚硫酸鹽(p-Cresyl Sulfate)
  • 尿素氮(BUN)
  • 肌酸酐 (Creatinine)

 

 這些尿毒素在體內蓄積,不僅會進一步傷害腎臟本身,也會波及其他器官,進而影響包括心臟、骨骼等其他器官的健康。


 

 

為什麼腎指數正常,也該注意尿毒素?

 

  • 早期腎損傷不一定反映在肌酸酐或eGFR上
    腎臟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才會影響數值,早期可能完全無異常。
  • 尿毒素可能已經開始累積
    尤其是蛋白質結合型尿毒素,如硫酸吲哚酚可能早在腎指數變動前就開始堆積。
  • 尿毒素與慢性發炎、心血管疾病相關
    長期累積會提高多種併發症風險。


尿毒素,腎損傷

 

誰應該更注意?

 

  • 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肥胖、三高者
  •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
  • 健檢指數正常但出現疲倦、夜尿、水腫等現象者

 

 

 

腎臟健康不只看「數據」,也要看「風險」

 

腎臟是一個「沉默的器官」,定期檢查指標當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整體的健康評估與預防觀念。如果你屬於高風險族群,建議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進一步檢測尿毒素等隱性指標,及早掌握、及早保腎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【1】World Kidney Day.

【2】MedlinePlus. Creatinine test.